凡人君子

日期:2018年07月31日 17:39

凡人君子

——讀《君子之道》后感

《君子之道》是人文作家余秋雨比較新近的一本文集。人文作家是我自己給出的一個定位,因為余先生的文字大多離不開歷史上的文人,或者是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名勝古跡。

最早接觸先生的作品,大概可以回溯到高中時期。那是個有書就讀的年紀,而且非常聽從老師的話。《文化苦旅》便是在語文老師的極力推薦下啃完的。而事實上,先生的行文造句也很合我的口味。在后來,我陸陸續續地讀完了《山居筆記》、《霜冷長河》、《千年一嘆》和《行者無疆》。

不得不感慨,大學時代是私人時間最充裕的時期。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,將愛好發揮到極致。尤其閱讀這一需要安靜和獨處的愛好,到工作以后卻只能在上下班的地鐵上將就了。

為什么會選擇讀這本書呢,其實只是前段時間工作對著電腦太久,感覺視力不濟。想著坐地鐵不能再對著手機看書了,又恰好看到家里多了一本新書。于是便拾起來看,在地鐵的搖晃與擁擠中,我逐漸把這本書看完了。看完后便有不少的感觸,不吐不快。

君子一詞的真正含義,對于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的我們,已經是非常的模糊遙遠了。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卻又都影影綽綽地可以窺見君子的一斑。每個人都推崇君子,敬佩君子,但每個人又都在苛求君子,質疑君子。

古時對君子的定義很高,約束很多,甚而是苛刻,因而在同一時期能夠達到君子標準的人很少很少。因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真的很難見到古人心目中的那種翩翩君子。可以說,在那個時代,君子這一稱謂被奉上了神壇,成為君子的人在被各種條條框框加身的同時,也時時刻刻受到來自四方的質疑、審視,隨時都有被打入俗塵、萬劫不復的可能。

事實上在我看來,君子不應該被當成一種對人的分類而存在,而應該是每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一種狀態。人人都可成為君子,人人都可做回凡人。一念成仁,一念成人。這便是凡人君子。

給人讓座,可以是君子;為人指路,可以是君子;拾金不昧,可以是君子。人人都有成為君子的機會,便也不會再因為無法存異而排斥毀謗君子。君子便成為了一種通過努力便可獲得,失去了還能再爭取回來的榮譽。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可以有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成為君子,只要愿意付出,愿意心存仁愛。當余先生口中的君子這一文化的終極目標,蛻變成為我們每個凡人(甚至是一些小人)稍稍踮腳便觸手可及的目標,并且不需時時刻刻維護的時候。大概君子也再不會成為鳳毛麟角、瀕臨滅絕的珍稀物種了。

其實我的這篇論調并不嚴密完整。最大的可以稱作漏洞的,大概就是凡人君子到底算不算君子。這一命題論證起來便繁瑣復雜、索然無味了。至少可以肯定的是,凡人君子這一概念如果普及,對于個人,對于家庭,甚至對于社會,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。


咨詢第二分公司

鄭葉婷

所屬類別: 成長在智造

該資訊的關鍵詞為: